摘要: 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与去年10月底发布的建议相比,规划进一步加强了对数字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表述,信息也更加集中,专门在“第五篇 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中阐述 “...
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与去年10月底发布的建议相比,规划进一步加强了对数字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表述,信息也更加集中,专门在“第五篇 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中阐述 “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的总体纲领。
并分别从“数字经济”(第十五章)、“数字社会”(第十六章)、“数字政府”(第十七章)和“数字生态”(第十八章)四大方面叙述了数字化的发展前景和目标。
其中,规划明确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将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与作用提高到了国民经济的高度,并提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作为指引,规划指出一方面要拓新,即“推动数字产业化”形成新产业、新生态;另一方面要守成,即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企业。
在推动数字化产业发展上,规划指出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鼓励企业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促进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在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上,规划指出要“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深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发展个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根据中国信通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以各类电商和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大众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与这些新兴数字产业化相比,产业数字化涉及产业领域更多、市场规模更大,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我国现有大量的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这当中可以带动大量的投资需求,并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新产业如电商等开始出现向传统产业的“渗透”,而传统产业开始通过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变得越来越扁平和互联网化。宏观一点来看,如同挖掘一条隧道同时在两端进行施工,最终打通实现整体的目标。数字化如果能扩展到所有传统产业,将彻底改变中国数字经济整体面貌。
因此,理解数字化发展应从整体出发,而非简单地分为数字产业和传统产业各自发展;强调两者的融合发展,着眼价值创造和经济增长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此外,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不断改进的数字技术。为此,规划通过“专栏8”着重强调了数字经济的重点推动七大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由此可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除了要有经济发展观,还需要有技术发展观。
(来源:工业互联说)